建材减碳 | 助力现代城市“瘦身健体”
发布时间:2022-12-28 作者:皇磁 来源:皇磁 浏览次数: 81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其中要求推进超大特大城市瘦身健体。同时也重点强调了新型城镇化以及城市更新改造等内容。在碳中和大背景下,未来无论是郊区还是城市建筑群,都将迎来一波绿色高质量发展,并且将进一步提升高品质绿色建材应用的普及和推广。


图片




建筑“瘦身健体”



国家统计局2021年9月公布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图表》显示,我国超大城市包括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成都、天津7城,特大城市有武汉、西安、杭州、沈阳、长沙等共14城。


图片


据相关媒体报道,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超特大城市面临着中心地价升高、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为了破解“大城市病”,北京、上海等超大城市都选择了控制常住人口、疏解部分功能及设施,以缓解城市人地矛盾:


北京市在2015年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疏解非首都功能,并明确北京人口2300万是“天花板”。2018年7月31日,北京市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对外开放重要举措的行动计划》,将推动减量发展放在了首位。


2016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将常住人口控制在2500万人以内,同时,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人口结构。自2015年起,上海市已经过两轮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2018-2020年),累计完成低效建设用地减量化73.8平方公里。


2021年11月,四川省政府印发《成都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要优化提升成都中心城区功能,推进中心城区瘦身健体。


今年3月,湖南省政府印发的《长株潭都市圈发展规划》也提出,要推动长沙市中心城区瘦身健体。


4月,陕西省印发的《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指出,要推动西安中心城区瘦身健体,推动城市发展由外延式扩张向内涵式提升转变。




城市“瘦身”:打造现代化现代化都市圈



推动超特大城市瘦身健体,首先要“瘦下来”。《方案》提出,要科学确定城市规模和开发强度,合理控制人口密度。有序疏解中心城区一般性制造业、区域性物流基地、专业市场等功能和设施,以及过度集中的医疗和高等教育等公共服务资源。


图片


《方案》提出,要依托超特大城市及辐射带动能力强的I型大城市,以促进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镇)同城化发展为导向,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培育发展都市圈。


《方案》也明确,需要完善郊区新城功能,引入优质资源、促进产城融合,强化与中心城区快速交通连接,实现组团式发展。


这些新变化,都释放出未来将更加注重高质量发展的强烈信号,按照绿色低碳循环理念规划建设城乡基础设施,无疑是重中之重。


绿色低碳建材就是其中重要一环,侧重材料的品质属性,关注产品的健康安全性、高质量性能以及舒适性,而且从原材料选用、生产环节关注产品生产、使用以及废弃后的碳排放以及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减少自然资源的使用,促进物质的循环利用,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健体”:提升城市化质量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人地关系也日趋紧张。在建筑行业角度来看,城市“瘦身”的同时,更加要注重在建筑用地的精细化管理——“健体”,以建筑绿色可持续发展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力。


建筑行业在低碳技术创新链条中价值巨大。此前,我国首次将绿色建筑纳入了“十二五”发展规划,绿色建材对能源属性方面生产能耗限额指标和品质属性耐久性等方面提出要求,对绿色建筑的碳排放和全生命周期减碳、降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目前实现建筑行业碳中和的主要途径仍要依赖新技术发展,主要包括生产工艺减碳、源头减碳以及CCUS减碳技术。目前已有建筑基本是由传统建材或传统工艺构成,未来需要大量研发和使用新型绿色、低碳、零碳建筑型式,一方面采用低碳零碳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绿色、低碳建筑材料并发展新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和型式会发生彻底改变。


身为建筑行业的重要一环,在双碳发展的时代浪潮中,皇磁新材正在抓住机遇,布局绿色建材、绿色设备、绿色建造、绿色回收等赛道,通过建造环节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打造企业低碳竞争力。